市 人 民 政 府
關于進一步加快推進城市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的
實 施 意 見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十堰經濟技術開發區、武當山旅游經濟特區管委會,市政府各部門:
根據《國務院關于城市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的指導意見》(國發〔2012〕64號)、《省人民政府關于城市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的實施意見》(鄂政發〔2013〕46號)、《湖北省城市公共交通發展與管理辦法》(省政府令第368號)精神,為深入實施公交優先戰略,提高城市交通承載能力和服務水平,緩解交通擁堵和資源環境壓力,更好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出行需求,結合我市實際,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明確城市公共交通發展要求和目標
?。ㄒ唬┛傮w要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發展公共交通是現代城市發展的方向”的指示精神,強化政府主體責任,突出城市公共交通公益屬性,把公共交通發展放在城市交通發展的首要位置,堅持“方便群眾、綜合銜接、綠色發展、因地制宜”的原則,確保城市公共交通規劃布局優先、用地劃撥優先、資金投入優先、財稅扶持優先、路權保障優先,確立城市公共交通的優先地位,形成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新格局,為建設“現代新車城、綠色生態市”提供優質高效公共交通保障。
?。ǘ┲饕繕?。建立以常規公共交通為主體,以定制公交、微循環公交、通勤公交及出租車、公共自行車等其他交通運輸方式為補充,使公共交通發展與城市規模、人口和經濟發展、生態環境相適應,著力構建集約高效、安全便捷、綠色均等的現代化高品質公共交通供給體系。力爭到2025年,城市公共交通出行分擔率達到60%以上,城區萬人公共汽車擁有量達到15標臺以上,公交專用道總長度達到50公里以上,公共汽車進場率達到80%以上,城區公交站點500米覆蓋率達到100%,綠色公交車輛比例達到100%,公交空調車比例達到100%。
二、科學編制實施城市公共交通規劃
?。ㄈ┬抻喭晟乒话l展規劃。交通部門按照科學合理、優先發展、適度超前的原則,加快修編《十堰市城市公共交通專項規劃(2012-2030)》,并納入城市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綜合交通規劃,使規劃銜接更加順暢。規劃編制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要制定城市公交規劃年度實施計劃和監督機制,強化協調落實,明確各部門職責,確保規劃落實落地。
三、加快城市公共交通基礎設施建設
?。ㄋ模┞鋵嵐挥玫貏潛苷?。自然資源和規劃部門要將城市公共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用地納入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和建設用地供應計劃,對符合《劃撥用地目錄》的城市公共交通設施用地(包括城市輕軌、地下鐵路線路、公共交通車輛停車場、首末站及總站、調度中心、整流站、車輛保養場),按照劃撥方式供地。對公交場站等基礎設施用地,由發改部門負責立項,自然資源和規劃部門負責規劃許可、供地和完善供地前的集體土地征轉用手續。對因城建項目而占用的公交場站用地,按照原有規模就近規劃和還建。飛機場、火車站、軌道交通、長途客運站等新改建交通樞紐應配套建設公交場站設施,其建設費用納入工程總投資,建成后移交公交企業使用。對違反規劃規定、侵占公交建設用地的行為,依法由相關職能部門進行處罰并予以糾正。對縣(市、區)要求開通的公交線路,所需場站等公交基礎設施,原則上由線路經??h(市、區)政府無償提供。
?。ㄎ澹┘涌旃粓稣驹O施建設。住建部門要按照《十堰市中心城區公交場站布局專項規劃(2018-2035年)》,將城市公共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分年度納入市政工程建設項目計劃,建設資金由市級財政統籌,實行統一規劃、投資和建設,竣工后移交公交企業使用管理。發改、自然資源和規劃、住建、交通等部門要把交通影響評價制度納入城市規劃建設管理體系,嚴格落實公共交通配建標準,建設費用納入項目總體投資,實現重大項目與公共交通配套工程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同步竣工、同步交付使用。
?。┘涌旃怀潆娫O施建設。經信部門要制定城市公共交通新能源車輛充電設施發展規劃,優先布局和建設城市公共交通充(換)電站、充電樁等設施,支持公交企業積極利用現有場地和設施,加快推進充電設施項目建設,形成以充電站為主體,換電站、充電樁為輔助,數量適度超前、布局合理的充電設施服務體系。電網企業要做好公交基礎設施電力網絡建設、供電保障和充電設施報裝增容服務等工作,落實公交企業電價優惠政策,為城市公共交通新能源車輛用電提供支撐保障。
四、落實優先發展政策資金扶持
?。ㄆ撸┞鋵嵮a貼補償政策。財政部門要將城市公共交通發展納入公共財政預算體系,列入本級年度財政預算。建立和完善城市公共交通補貼、補償和政府購買公共交通服務機制。對公交企業因技術改造、節能減排、經營冷僻線路等原因增加的成本給予補償或補貼。對公交企業因執行低票價政策及老年人、殘疾人等減免票、學生優惠乘車,以及執行政府指令性任務等形成的政策性虧損給予全額補償。
?。ò耍┘哟笳С滞度?。財政、稅務、住建、自然資源和規劃等部門要建立中心城區城市公交發展專項資金,統籌使用城市維護建設稅、城市公用事業附加費、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配套費、市政專用設施配套費和土地出讓金等收費和收益資金,每年提取一定數額作為城市公共交通發展專項資金,重點用于城市公共交通場站建設、車輛購置等重資產建設投入。鼓勵城市公共交通企業采購使用新能源公交車,購車資金實行政府與企業“共擔”機制,市公交集團購置新能源公交車所需經費,根據當年市級財力和市公交集團營運等情況確定補助標準。
?。ň牛娀龀终弑U?。稅務、財政等部門要按照國家政策對城市公共交通企業新購置的公共汽(電)車免征車輛購置稅;依法減征或免征城市公共交通車船的車船稅;按照國家規定免征城市公共交通公交場站城鎮土地使用稅,對城市公共交通基礎設施免征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城市道路占用挖掘費、城市綠化補償費;免繳市屬權限內的行政事業性收費;落實城市公共交通行業成品油價格補貼、新能源車營運補助政策,確保補貼及時足額到位。在不改變土地用途或優化提升公共交通功能前提下,支持公交企業對現有公交場站土地進行綜合開發利用,所得收益專項用于場站建設維護和彌補運營虧損。
?。ㄊ┩晟乒黄眱r體系。發改、交通部門要綜合考慮社會承受能力、企業運營成本、交通供求狀況和城市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等因素,按照“群眾可承受、財政可負擔、企業可承載”的原則,根據服務質量、乘車距離以及各種公共交通換乘方式等因素,科學核定公共交通票價,建立多層次、差別化的票價體系。
?。ㄊ唬┲С止惠o業發展。公交企業要逐步深化企業經營體制機制改革,鼓勵支持公交企業盤活經營性資產和與主業相關的經營性業務,推進輔業資本多元化、業務拓展市場化,改善財務狀況,增強內生動力。支持公交企業發展公交廣告、公交旅游、場站物業、汽車維修、公交駕培、公交校車、充電樁對外充電業務等輔業,所得收益用于彌補主業虧損,促進公交企業可持續發展。
五、保障公交路權優先
?。ㄊ┘涌煸O置公交專用道。公安交管部門要會同交通、住建、自然資源和規劃等部門科學編制公交專用道專項規劃,在滿足公交專用道設置條件的城市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設置高峰時段或全天候專用道、路口公交專用道、逆向公交專用道等,加快推進直達市中心、火車站、主要景區等城市核心區域道路的公交專用道設置,提高公交運營效率,緩解交通擁堵。市公安交管、交通部門要研究制訂《公交專用道管理辦法》,規范公交專用車道管理,嚴禁其他車輛占用。
?。ㄊ┛茖W設置公交優先通行信號系統。公安交管部門要會同財政、住建、自然資源和規劃、交通等部門加快城市智慧交通建設,在城市公交專用道、主干道、交叉路口,設置公交車優先通行信號控制系統,升級交通信號管理系統,渠化路口標線,優化交通信號控制,擴大城市公共交通信號優先范圍。通過設置公交專用道信號燈和信號相位,以及應用“相位插入”“紅燈早斷”“綠燈延時”等公交優先信號控制方式,給予公交車輛通行優先,減少公交車輛在路口等候時間,切實提高公交車輛通行速度和準點率。
六、提升城市公共交通發展水平
?。ㄊ模﹥灮痪€網結構。交通部門、公交企業要適應和引領城市發展需求,適時優化公交線網,逐步提高公交覆蓋率、準點率和運行速度。增強對園區企業的服務水平,采取專線公交、定制公交、小循環等多種形式,逐步構建“快速、主干、分支、微循環”四級線網結構。以十堰城區為中心,以鄖陽區和武當山旅游經濟特區為兩翼,加快形成輻射其他縣(市、區)的多元化公交出行供給保障體系。支持城市周邊農村客運班線公交化改造,推進城市交通與民航、鐵路、公路、水路等各種交通方式的有效銜接,持續推進城鄉公交一體化,擴大公交服務的廣度和深度。
?。ㄊ澹┘涌彀l展綠色公交。交通、經信等部門要積極倡導“低碳交通、綠色出行”理念,廣泛開展“公交出行宣傳周”和“無車日”活動。全面推廣應用清潔能源、新能源公交車,淘汰傳統燃料公交車,提高公交車技術性能。公交企業要完善公交車維修保養制度,確保運營公交車技術狀況良好。加快推進公交無障礙化建設,積極參與“公交示范城市”“公交都市”等創建活動。綜合考慮城市發展、本級財力及傳統公交企業生存危機,支持市公交集團參與城市輕軌運營管理,促進軌道交通與傳統公交優勢互補、持續發展。
?。ㄊ┘涌熘腔劢煌ńㄔO。交通、經信、科技、行政審批等部門要深化“互聯網+公交”、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運用,提高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化發展水平。加快建設公眾出行信息服務系統、公交智能查詢系統、車輛運營調度管理系統、安全監控系統和應急處置系統。推進城市公交與其他交通方式、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系統信息資源整合共享,加快建設公交電子站臺,向公眾提供“一站式”綜合交通信息服務。推廣普及公共交通“一卡通”支付方式,逐步實現跨區域城市公共交通“一卡通”互聯互通。
?。ㄊ撸娀踩珣惫芾?。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要切實落實城市公共交通安全監管主體責任,建立協調聯動機制,定期組織安全檢查和隱患排查,健全應急保障體系和預防預警機制,加強應急隊伍建設和應急演練,提高防范和應對突發事件能力。公安部門要強化城市公共交通反恐、防暴、反扒、糾紛調處,加大對搶奪方向盤,毆打、拉拽駕駛員,或者有其他妨害安全駕駛等違法行為打擊力度,維護公共乘車安全。公共交通企業要全面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加強職工安全教育,健全安全管理機構,完善安全責任制,落實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和標準規范,不斷增強安全生產管理能力。
?。ㄊ耍娀髽I經營監管。交通、國資、財政等部門要建立公交發展績效評價制度,并將考核評價結果與財政補貼補助掛鉤。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應當建立和定期組織實施公交企業服務質量考核制度,將考核結果作為衡量公交企業運營績效、發放政府補貼、準入與退出的重要依據,并向社會公開。建立公交企業職工工資收入正常增長機制,按規定保障“五險一金”、職工福利等民生支出,將公交駕駛員、修理工的技能培訓納入政策補貼范圍。加強國有資本監督使用,規范公共交通重大經營投資決策程序,嚴格企業年度經營業績考核,保障企業健康發展。
七、強化公交優先發展的保障措施
?。ㄊ牛┘訌娊M織領導。成立由市長任組長,常務副市長、分管副市長任副組長,發改、經信、公安、司法、財政、自然資源和規劃、住建、交通、審計、應急、國資、城管、稅務等部門參加的城市公交發展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召開會議,及時協調解決重大問題,督促各部門落實有關責任,確保優先發展的各項政策落實到位。
?。ǘ娀己吮O督。市政府將優先發展公共交通工作納入相關單位綜合目標考核體系,分解落實城市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目標任務,加大督促檢查力度。積極發揮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新聞媒體的監督作用,強化工作落實,為建設區域性增長極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市奠定科學、高效、暢通的城市公共交通條件。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根據本意見精神,結合各自實際,制定具體實施意見。
2020年4月20日
參考市政府文件 http://www.shiyan.gov.cn/szf/xxgkml/zcfg/zfwj/szf/2020_61929/202004/t20200427_2026021.shtml